close

從「內練一口氣」看武術的內在修練

練氣的方法有很多,從外形上來區分的話,大致可以分為躺著練、坐著練、站著練、動著練這四種。有人說:「臥功不如坐功,坐功不如立功,立功不如動功」。各種功法雖然各有優點,但以動功最易收事半功倍之效。其他功法是靜中求靜的功夫,而動功要求的是動中求靜,所以動功與生活最能夠結合。再加上或臥或坐都難免有壓迫到身體,使血液不流通之處,而動功利用肢體的移動對氣血加壓,使氣血行遍週身各處,比諸意念導引更為安全。基於以上幾種理由,對於時間有限而且雜務繁多的現代人而言,動功是較適合的一種練氣方法。武術中包含了立功及動功,而它在練氣上的功效,我打算就調息(呼吸)、調身(身體)、及調心(意念)這幾方面來探討:


一、 調息 呼吸遠比飲食重要,人可以幾天不吃東西不喝水,卻不能幾分鐘不呼吸。人類平常的呼吸,只使用到肺泡中的一部份,但是透過深呼吸或腹式呼吸,可以增加肺活量,使血液的帶氧量增加,進而使身體各部分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。肌肉得到充足的氧氣及養份之後,則能發揮最大的功效,爆發力隨之提升,發勁的威力也能得到增強。


深呼吸與腹式呼吸雖然都是增加肺活量的方法,但是在原理上卻有許多不同之處。一般的呼吸動作是利用橫膈膜的上下移動來改變肺腔的壓力,壓力增大,則空氣由內而外呼出,反之則為吸氣。深呼吸是利用外肋間肌的收縮,使肋骨向上方拉起,擴張肺部,將吸入空氣的量增加。這種呼吸方式可以運動到肺臟,而在肺泡的使用上,主要集中於中央及中上部的肺泡。從外表上來看,深呼吸時,吸氣時胸部增大,而腹部縮小,呼氣時相反。


至於腹式呼吸,則剛好與深呼吸相反,吸氣時是腹部變大。它是利用橫膈膜的下降來增加吸入空氣的量,而由於腹腔壓力也會隨之改變,因此可以使腹內的各個臟器相互擠壓,這種情況,有人稱之為「內臟按摩」,可以幫助強化體能。


二、 調身 外在健康的指標有四:一是肌力,二是肌耐力,三是柔軟性,四是肺活量。從這幾點來看,武術可說是最全面的健康運動。在武術的訓練上,這四者都是缺一不可的。而單就練氣上,肌力、肌耐力、及肺活量這三方面都受到最直接的影響,在柔軟性方面,武術也能以拉筋或腿法套路等直接加強之。


除此之外,「內臟按摩」更證明了武術是內外兼修的,它不只訓練外在,也訓練到了內部。


調身的重點在姿勢上的要求,即使動功是不斷地在移動,也必須隨時注意到這一點。尤其是八大要領:頭要頂,肩要沈,肘要墜,手要空,尾要收,胯要鬆,膝要曲,足要穩。把握住外在的要領,氣才能順利地練到內部。


在調身方面,還有一個要點是不可忘記的──鬆。鬆才能使氣行走時不致於卡在某些部位。而八大要領(頭、肩、肘、手、尾、胯、膝、足)等在姿勢上的要求,除了實用上的意義,對於「鬆」也有相當的幫助。舉例而言,沈肩可避免肩頸肌肉的緊張,而使氣血能順暢地供應至腦部,有效地活化思考力,如此看來,誰說練氣只對身體有益呢?


三、 調心 古人在談氣指的並不只是呼吸之氣。事實上,神經電流也包含在古人討論的範圍之內。換言之,也就是意念的鍛練。在練氣上,意念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,而依據練習的方法不同,可以分為文火、武火兩種。


文火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練氣方式。修鍊文火必須收視返聽,以減少精氣的耗散,而意守丹田可以使精氣逐漸加強充實,等到丹田滿溢之後,內便會順著經脈而運行,從打通三關而打通全身經脈。所謂三關指的是在督脈的命門、夾脊、玉枕這三個關卡。


武火的修鍊方式較為強猛。通過對經脈加壓的方式加速修鍊的成效,諸如意念導引、吸氣、鼓腹、提肛、閉氣等都是。武術中的肢體操作也可以算是加壓方式的一種,而且遠比意念導引來得安全。意念導引容易因神經電流對大腦皮質的影響而產生各種幻聽、幻視、幻覺的現象。這時如果精神不能維持穩定的話,很可能會產生精神的偏差,也就是走火入魔。


經脈的通暢可以減低神經傳導過程中的電阻,而意念的專一可以加強神經導引電流。通過這些訓練可以增加對肌肉組織的操控能力和感覺的靈敏性。在應敵上,前者有助於發勁,而後者有助於聽勁。


在意念的練習上,專一是最重要的要領。意念的專一,一方面可以避免氣血的走偏,一方面可以避免神經電流用在不必要的組織上。武術上如果要達到這個要求,就非得反覆練習肢體的操作不可。


古人說:「內練一口氣,外練筋骨皮。」武術要求的是內外兼修,從外在肢體操作深化到內部的修練,進而改變思考的模式。這才是武術存在的現代價值所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fing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